不負責點點評:Yahoo你是怎麼了?

, , No Comments
圖片來源
其實Yahoo傳出壞消息也不是一天兩天(而是一年兩年)的事了。直到前兩天傳出微軟要買Yahoo (後來又變成要借錢給想買Yahoo的企業...是怎樣?),還有以下報導:雅虎好時光已經結束!分析師:基本面來看 沒有公司會想買雅虎 之後,我想,是時候來寫一篇不負責點點評了。

先說好,之所以叫不負責,是因為以下所有資訊,要不就是我個人非常片面的合作經驗、對公司氣氛的側面觀察,以及個人(越來越不好的)使用經驗,要不就是媒體揭露的公開訊息,所以,並不是具公信力的顧問公司報告,不足登大雅之堂。

但我相信你看完了以後,直覺上大概也可以了解yahoo發生什麼事了。

內部訊息傳遞亂又慢


首先,我先提供一個個人大約一年前,和yahoo合作的經驗。

當時,我們是要簽約、提供內容給yahoo新聞頻道。你知道的,怎麼說yahoo的流量還是相當大,就像現在的FB instant article一樣,雖然是把你苦心做的東西“奉獻”出去,但我們總還是滿心期待會有回饋。

先不說我這個當時身為PM的人協助聯繫的部分,光是前面業務同仁在談,費用啊、怎麼處理啊,就談了超久(當然我們也要負一部分責任)。好不容易,雙方確認要供稿,yahoo來了信,告訴我們要串哪些資料,而且規定相當嚴格。

畢竟yahoo是世界級的,在我們戰戰兢兢重複確認條件沒錯後,工程師們不敢怠慢,立刻把api處理完,也上傳到他們指定位址了。而且一確定OK,我就立刻寫信+打電話,提醒對方窗口我們處理好囉!請趕快完成後續作業吧!

對方說,嗯,他們會盡快,但因為處理都是美國那邊的工程師在做,需要排件,還請我們稍候。

我這個鄉巴佬,完全不了解台灣yahoo是沒有自己工程部的(是醬嗎?錯了拜託糾正我),所以當下有點吃驚...阿這樣全世界的合作夥伴內容都要回美國處理齁?我們會排到何年何月?

但對方保證很快,而且她後來也來信確認,我們的資料已經上傳了,所以我就這麼(傻傻的)等了下去。

圖片來源

時光荏苒,一個多月了。沒有任何下文。

各位知道嗎,合約是有時間性的,我們簽了合約以後,對方就收錢了。然後一個多月沒下文...雖然錢不是我的,但小氣如我,可是不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唷!(搖食指)

而且,雖然很多朋友說我人看起來超nice,但其實我好火爆的。

在忍耐度終於被時間超越後,我立馬打電話+信件,詢問業務和技術窗口怎麼回事?

你知道的,標準回覆就是一個推一個。這個說,啊,我已經交給A了,A說,我交給B了,B說,哪有啊我沒收到,一定是我們資料根本沒準備齊全...

你,說,什,麼?(聽見本PM內心核爆的聲音了嗎?)

一氣之下,我非常冷靜的,把所有往來信件按照時間表整理成一封信。內容包括當初說資料已經OK的回覆,然後寄給所有相關人等,用非常客氣而冷淡的口吻,提醒業務,你們已經收了錢囉,合約在跑囉。

好的,總而言之,在這麼明白的證據前,終於大家突然都記起來東西到底到那裡去了,並且回覆說正在極力催促美國那邊呢。

神奇神奇真神奇,兩天後就上線了。

大(老)公司都是這樣滴:官網就能看見病徵!


老實說啦我覺得,幾乎每個大公司都會有類似的問題---內部整合與溝通不良、官僚體系問題、系統疊床架屋、不把小客戶當客戶、冗員太多...等等,這不是新聞了。

(p.s 但如果你家公司很小,卻有一樣問題的話,我建議你今天立刻辭職,因為公司絕對沒前途)

不過非常非常有趣的一點是,公司有什麼問題、問題有多嚴重,都會明明白白顯示在官網上:

內部溝通不良、有政治問題,或者是出現不太適任的主管,整個網站使用經驗就會很卡,出現很多匪夷所思的功能或使用流程。不在乎客戶的,就會放一堆垃圾新聞或廣告;冗員太多+官僚體系,官網就會這邊破一個圖、那邊少一塊肉,或久久未更新。

官網就像公司的外表,內部有病,一定會顯示在網站上。懂得望聞問切的人,看官網就知道公司問題在哪。



而yahoo呢?

yahoo在前幾個月,首頁改了版。現在的版面有現在版面的問題。但我要先說說,後來我越來越少去yahoo的原因。

第一,FB的資訊流取代了yahoo入口網站的地位。這沒辦法,FB可以看到的東西太多了,又可以跟朋友互動,這是過去入口網站不可能達到的功能,所以就算了。

第二,改版之前,我就已經先放棄使用拍賣了。原因只有一個(我不知道現在改善了沒),就是每次要購買,都要再登入一次,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登入常常失敗,尤其是認證碼的部分,非常難打對。又或者是明明都正確,卻會跳到英文版的login,搞的我超火大,後來就乾脆都不要用了!後來連帶影響到yahoo mail也是。

這點,我希望現在已經改好了。

最後,我們來看看新改版的yahoo桌機首頁。



各位,這個首頁讓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,那個觸發我永遠不想再買時尚雜誌的moment。也就是當我翻完一整本雜誌,發現能看的、編輯寫的內容竟然不到五分之一,其他五分之四都是廣告的時候,本人覺得自己真是冤大頭。

有發現嗎?新的yahoo首頁廣告版面應該佔了三分之二吧?!?!就算是下方瀑布流的文章,也是三四篇就一個置入性廣告。。。

在這種資訊爆炸、FB新聞刷都刷不完的年代,誰會想要浪費時間在整個版面三分之二都是廣告的網站上?!?!??!

好吧。暫且不論桌機網站入口,反正現在桌機使用者也逐漸減少,我們來看看手機網頁版好了:



一眼看過去,就是新聞和廣告。雖然有其他功能,可是老實說我不知道該選看什麼。。(轉頭)

算了,畢竟要把一個擁有這麼多功能的大站,濃縮成這麼小一個版面,真的很不容易。這樣好了,我來下載專門的app,只看新聞,或只看email,像google那樣,或許好一點?

於是我上了google play,打了“yahoo"這個關鍵字,出現的畫面如下:



ㄜ ?!?!?!?!?!

當下只覺得好眼花啊!!!每個icon都長得差不多,但功能卻有夠細的!那我到底要下載那一個?到時候在手機上,這麼像的logo我一定會搞錯的吧?!

對不起啊,我決定放棄你了.......


說到底,梅耶爾(Marissa Mayer)有沒有錯?

圖片來源

因為沒有在yahoo工作過,我不知道台灣yahoo的自主性有多少。但從上述“我們要回報給美國工程師”,以及後來台灣yahoo改版之後,符合梅耶爾希望yahoo將主力放在移動、視頻、本地廣告和社交功能的期待,我想梅耶爾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大。只能說,CEO(或老闆),始終是一家公司生與死的最大推手與負責任者。

梅耶爾本身爭議已經很多,包括用不太恰當的方式裁員,造成人心浮動(前兩天又有一個高級主管要走人了);凡事事必躬親卻又沒辦法掌握得很好、過於自信,(徵人都要經過她確認這件事,我覺得蠻扯的。)

但在這邊我要做出一個比較個人的判斷。這個判斷是來自梅耶爾對後來對董事會交代yahoo收益的方式,大多是採用”出售股票“、”出售業務“,卻又大手筆購買新創公司,這一連串傾向以”收益“為導向的判斷,讓我有點懷疑她是否懂得怎麼觀察趨勢,進而打造公司遠景。

她雖然是工程師出身,也待過google高層,但我覺得她的商業sense,僅止於“賺錢”這件事。她並無法像google史密特、Facebook馬克祖伯格,或微軟納德拉那樣,基於科技與人心趨勢,帶領團隊整合並打造出下世代的產品。

不是買了很夯的新創團隊,你的公司就會變得很夯。要怎麼整合、怎麼利用、刪除或保留哪些人事物,這都需要智慧,而且不是一個人的智慧,是一個專業的團隊。

而她的行事作風,無論如何都會反映在yahoo的產品上,不論一般人以為老闆多麼天高皇帝遠。

於是使用者會發現,yahoo的產品變得零碎、變的利益導向。使用者經驗也不如梅耶爾千挑萬選、一改再改之後所希望的友善---因為她本來就不是友善的人(這不代表她是壞人唷!只是看來她並不明白“人心“的運作方式)。這是必然的。

我很不能理解為何梅耶爾到現在還沒有下台,說真的。可能是因為天價離職金,可能是因為董事會找不到別人,可能可能...

要說這個王國會因為這樣一夕傾倒,可能有點太過。但眼看其他競爭者,甚至都已經走到VR的當兒,yahoo卻還停留在“究竟誰要買我”、“究竟我們下一步往哪走?”,著實令人不安。

Yahoo,你到底是怎麼了?

勇敢做出正確的決定吧!

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