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的新聞與圖片引用來源皆為 數位時代:詹宏志貼圖上線!PChome Online加入即時通訊大戰 一文)
這兩天比較大的產業新聞,就是PChome推出了即時通訊軟體PChome IM。這件事引發許多討論,我也因為記者會裡的幾句話,思考了一些問題,在這邊簡短提出和大家分享。
在分別看完數位時代與inside的文章後,我對PChome IM大致的理解是:
詹先生:
1. IM不希望一枝獨秀,希望變成一個能串聯各種IM軟體的橋樑。
(但人家會讓PChome串嗎?是想到FB嗎?)
2. PChome擁有兩千萬的購物與拍賣人口,希望這個“人口紅利”能協助推廣IM。
(這個稍後再談)
3. IM的貼圖完全免費,因此個人、公司甚至是為了發展台灣觀光的公家機關,都可以免費使用這個管道推銷自己。
(對推廣者來說,免費的圖很棒,但有時候免錢的最貴---因為那會少了“門檻”和“動力”,進而造成管理端和消費者端的麻煩 --- 沒有收費,沒有審核,貼圖的品質會有問題---請參考google play的app---再加上若是界面做得不好,消費者一進來看到的都是可怕的貼圖,無法找到高品質的圖片,很快就會不想用了)
從第一和第三點來看,我必須要說,詹先生真的是個好人(我是說真的)。我知道他希望用PChome的力量,推廣這個工具,再利用這個工具去推廣台灣的好。而且目前推出PChome IM,並沒有設定任何獲利模式,因此詹先生真的是佛心在支撐這個團隊!
但是,回過頭來,對於PChome IM,甚至是即時通訊軟體的認知和理解上,會產生以上這三種想法,是不是過於理想夢幻了一點?
回想我們使用其他通訊軟體的經歷 --- 大家還記得我們是怎麼開始使用Line?甚至怎麼開始使用Facebook?
人,才是最重要的!
首要,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持續性的誘因,把首批使用者拉進來。
Line是貼圖,因為好可愛,因為當時市面上還沒有這種類型的手機即時通訊軟體,所以我們被拉進來了。而FB則是開心農場,因為我要幫朋友拔菜,就加進來這個圈子,然後,當圈子越來越大,我們的朋友都在這個地方的時候,要跳到其他即時通訊軟體幾乎不可能。
因為通訊軟體的根本,就是人。說到底,這是“通訊”,我得跟某個人溝通。
沒有人的地方,去跟誰傳圖?去跟誰宣傳?
因此如果要攻城掠地,第一步就是要“搶人”。
然而,在inside的文章也提到了,當記者問營運長,PChome IM和其他通訊軟體有什麼不同時,營運長的回答是:
「這個問題你把我問倒了。」
如果沒有什麼不同,當人群都已經聚集在另一個地方、用著熟悉的工具,為什麼他要轉用PChome IM?
難道我們寄望其他app會開放串接?(FB和google+串接,有可能嗎?)
那就回到上面第二點,希望用PChome購物和露天拍賣的生態系去帶。
問題是,如果IM一開始就設定以這種模式推廣,那就應該針對購物和拍賣去做適當的功能配置。譬如(可以跟Pi付款機制與牆經濟的QRcode結合)寄出露天拍賣的商品結賬頁,譬如可以追查貨品寄送進度(人家中國大陸的app就有這功能了)之類之類的。。。
但現在看來,IM就跟一般的通訊軟體沒兩樣。。。當然我不知道開發團隊是不是其實已經在開發,只是還需要時間,但如果是這樣,有必要現在就上市嗎?要玩的話,如果你已經擁有這麼多資源,當然是一開始就要搶掉整個市場、整個眼光,才能讓團隊有獲利、有鬥志繼續下去啊?
如果真的什麼都沒做,往後要整合其他的功能和生態系,絕對絕對是漫漫長路。
說到這裡。。。。PChome IM的商業推廣計劃呢?
生態系在哪?
另外我在意的一件事是,數位時代編輯群有在討論PChome IM是否可以整合PChome產品生態系的問題,
但問題是,要形成一個生態系,原本所有獨立存在的物種,都要有功能上的接軌與重疊,但又不能完全相同,而是各司其職,這樣才能讓整個系統完美運作。
若是你做出了一個功能根本無法接軌的產品,不是為了因應體系還未臻完美(平衡)所衍生的需求,進而生長出的物種,那就是空降的外來種。
外來種有幾種可能,強到毀了原來的生態系,弱到被生態系排除,或是有什麼契機協助外來種融合---但通常是前兩者,最後一個選項得要有天生的變異條件和運氣,只希望IM有,希望團隊能不斷的精進。
別像我等了大半年的Yiabi一點動靜都沒有啊!!!(私人小抱怨)
以上,繼續期待PChome團隊的表現!
0 意見:
張貼留言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