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前和年輕的小朋友討論數位落差,她問我為什麼覺得某某產業很難溝通?

我想了想,說,

“這樣說好了,一個騎腳踏車的人,和開飛機的人,基本上對要怎麼到達一個目的地,思考的條件就不一樣。”


最近生活變得比較不一樣,接觸很多不一樣的人事物,和過去的生活圈有點不同。

同樣的是,我從每個人、每句話、每件事上學到很多。

譬如說,最近有次教練上TRX訓練的時候,我說好累,快撐不下去了。

之前他都比較讓我,但那天他心情不好 XD 就有點不耐但又硬要裝和氣的實話實說道:

接到一通電話,略帶憤怒與無奈。

在安撫的過程中,想到過去最特別的一次工作經驗。

那是在百貨公司輪班時,遇上一個客人因為活動設計不良,無法換得想要的東西,因而生氣到不肯離開十一樓接待處,在那邊狂罵工讀生。

那時整個部門沒人想出面,就算電話被打爆了也沒人想上去。

我不喜歡這樣,於是,還是一個新人的我,就跑去了。

剛才在朋友的牆上看到這本書,讓我想到昨晚和另一位朋友的對話。

我工作是為了什麼?

盡全力是為了什麼?

為了我自己。

為了造就一個,不管對任何公司、團體,甚至是個人來說,

都極具價值的我。

上了幾堂拳擊課,明白縱使表面上身體是有力的、自動攻擊與防禦的,

精神卻需要百分百專注,百分百的沈澱與思考。

而肌肉,必須要是柔軟與放鬆的。

終於了解之前為什麼有個朋友這麼迷拳擊了。

也終於了解,為什麼這一路以來,會喜歡挑困難的路走。